独董刘姝威呼吁“拯救柔宇”:引进战略投资者,缓解资金短缺融资
4月13日上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柔宇科技独立董事刘姝威在个人公众号上发文,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柔宇科技解决资金短缺,帮助柔宇科技引进战略投资者。
柔宇科技的创始人、董事长为刘自鸿,目前持股约38.6%,刘姝威自2020年任柔宇科技独立董事。资料显示,除了柔宇科技,刘姝威现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担任万科、格力电器等公司的独董。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柔宇科技因资金问题而拖欠工资,“柔宇欠薪”的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榜,引发热议。
据红星资本局报道,有柔宇科技员工透露,自2021年9月至今,6个月内收到5封欠薪邮件,公司一直拖欠工资。
报道称,3月29日,柔宇科技一员工称,从去年9月至今,他6个月内收到了5封欠薪邮件,邮件的内容都大致相同:“公司融资正在推进,资金即将到账,马上补发工资”。
据该员工计算,柔宇科技拖欠他的薪水已有近10万元。该员工还称,柔宇科技员工人数已经从1800下降到了700。
去年11月的一场员工大会上,柔宇CEO刘自鸿对员工坦陈了目前的资金现状,并提到新一轮融资有可能12月到,也可能1月到。
去年12月12日,有知情人士透露,参与柔宇科技A、B、C三轮融资的松禾资本,正牵头现有股东和有意向的投资方进行新一轮可转债融资。
今年1月21日,据界面新闻报道,从柔宇科技员工处获悉,柔宇的资金断裂问题已经得以缓解,目前已经发了一部分拖欠的工资,春节前还会再补发一部分。
此外,公司还给予员工此前承诺的额外薪资补偿或期权奖励,相关期权协议基本都已经签署完毕。
这并不是柔宇第一次被曝欠薪。2021年12月8日,柔宇科技就被曝资金紧张,大规模拖欠员工薪酬,拖欠时间达三个月以上。
柔宇科技成立于2012年,主营业务为柔性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0年底,柔宇科技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创板IPO,拟募资144.34亿元。而招股书显示,从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营收合计只有5亿元,累计亏损达到32亿元。
对于持续亏损,公司给出的理由是,产品仍在市场拓展阶段销售规模较小且新产品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所致。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公司将存在持续亏损并将面临公司无法保证未来几年内实现盈利等风险。
2021年1月31日,证监会公布了科创板企业信息披露和质量抽检名单,柔宇科技在列。9天后,柔宇科技申请撤回上市文件。
随着上市募资计划遇阻,一级市场融资不顺利,逐年扩大的净利亏损、严重吃紧的现金流、大幅攀升的应收账款,柔宇科技可能自此陷入了“资本断粮”的危机。
刘姝威在文章中提到,“柔宇科技还没来得及开拓市场,创造充足的经营性现金流量时,公司已经出现资金短缺。”
具体而言,刘姝威在文中列举了柔宇科技取得的一系列技术创新及公司创立以来资金情况。公司创立近十年期间,“共进行8轮融资,获得股权投资约61.97亿元;债权融资约36.53亿元;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7.17亿元。现金流入合计116.28亿元”。
其中,2016年10月柔宇科技开工建设深圳坪地工业园,该项目投资支出占总现金流入的65.7%,研发和生产运营支出总额占总现金流入的16.3%,累计支出员工薪酬福利总额占总现金流入的14.2%。“由于柔性屏产线2018年投产,部分应用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近一两年才完成,所以柔宇科技还没来得及开拓市场,创造充足的经营性现金流量时,公司已经出现资金短缺。”
“柔宇科技的三位创始人虽然掌握技术,但对开拓市场,创造充足的经营性现金流量,保障公司的持续运营,缺乏经验。这也是我国大多数高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文中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柔宇科技解决资金短缺,帮助柔宇科技引进战略投资者。
刘姝威还透露,“2021年第四季度,深圳市政府聘请多家专业机构对柔宇科技的全柔性屏投片生产线进行现场考核,考核投片良率达8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