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美来撤回A股上市申请, IPO审核被终止
近日,因鲜美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鲜美来”)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已于近期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图片来源:上交所官网截图
据上交所公告显示,2023年3月3日上交所依法受理了鲜美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的申请文件,并按照规定进行了审核。
然而9月4日,鲜美来和保荐人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向上交所提交了《鲜美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和《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鲜美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申请撤回申请文件。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的有关规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对鲜美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的审核。
实际上,今年3月并非鲜美来首次递交招股书。
早在2021年11月,鲜美来就已经递交过一次招股书。2022年4月,鲜美来在上交所主板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公司的上市进程。但一直到2022年结束,鲜美来的上市之路都未迎来任何进展。
鲜美来食品的招股书显示,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水产品预制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以虾滑等为主的即烹类预制菜,以虾仁、生鱼片等为主的即配类预制菜和以鳕鱼小酥肉为主的即热类预制菜。公司前身成立于2006年,现任董事长是郭海滨。
该公司的下游客户包括沃尔玛、永辉、大润发等商超,京东、盒马等电商、新零售平台,湾仔码头、思念等食品加工企业,海底捞、呷哺呷哺、锅圈等连锁餐饮、食材贸易企业,以及区域性的商贸流通商。
鲜美来食品原本计划募资6.059亿元,其中2.947亿元将投向其海洋食品产业化项目,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香港路以南、辽宁路以东,拟新建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公司将新增年产虾仁类产品 1.2 万吨、虾滑类产品 1.8 万吨的生产能力,可大幅度提升公司产能。
2022年,鲜美来食品已经对海洋食品产业化项目进行了投资,部分工程已经完成,但也导致其环保支出从2021年的84.17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611.24万元。
鲜美来食品的其他募资金额将投入冷冻食品分装冷藏及物流配送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鲜美来分别实现营收9.11亿元、8.50亿元和9.1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976.64万元、9025.57万元和8110.77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8207.13万元、8682.48万元和7247.95万元。
而根据先前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鲜美来实现营收7.68亿元。根据上述数据来看,近年来,鲜美来营收呈现波动的态势。同2020年数据相比,鲜美来去年在营收提高的同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下降。
对于业绩下降,鲜美来在招股书称,主要原因包括商超行业景气度下降,商超渠道整体收入同比减少6193.74万元,毛利额减少1735.69万元,以及2020年按照国家政策,鲜美来在疫情期间享受了部分社保减免,2021年减免政策取消,用工成本同比增加等。
分业务来看,鲜美来产品以虾滑、虾仁和生鱼片为主。其中,从2019-2021年,虾滑产品的收入分别达到3.80亿元、4.03亿元和5.10亿元,呈现上升态势。2021年,虾滑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56.22%。
从毛利率来看,与同行相比,鲜美来的毛利率较低。2019年至2021年,鲜美来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1.08%、23.51%和20.76%,整体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值。以2020年为例,味知香的毛利率为29.38%,行业平均值为25.20%,鲜美来为23.51%。鲜美来认为各家公司毛利率的差异,主要与产品类型、销售模式的差异有关。
此外,鲜美来的研发投入也不高。鲜美来近3年的研发支出合计只有200多万元,与每年近10亿元的营收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19年至2021年,鲜美来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06%、0.08%、0.16%。截至2021年末,公司研发人员共有1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