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起·万物生——2023科技国潮产业大会

张勇卸任阿里云CEO,阿里告别逍遥子时代

观潮新消费新电商2023-09-11 14:19 人物
“将换一种方式,继续在阿里和我们一起奋斗。”

9月10日晚,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发布全员信宣布,已在当日按计划完成集团管理职务交接,由他接任集团董事会主席职务,吴泳铭出任集团CEO。

同时,阿里巴巴董事会表示,接受张勇卸任阿里云董事长与CEO职务的请求,任命吴泳铭兼任阿里云董事长与CEO,即日起生效。

关于张勇下一步去向,全员信透露,阿里巴巴集团决定投资10亿美金支持他设立面向未来的科技基金,并表示张勇“将换一种方式,继续在阿里和我们一起奋斗”。

今年6月,阿里巴巴突然宣布,蔡崇信将接替张勇出任董事会主席,淘天集团董事长吴泳铭将接替张勇出任首席执行官以及于董事会上替代张勇,且在9月10日开始生效。张勇此后将继续担任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在当时的公告中,阿里巴巴对张勇过去几年的表现评价颇高:“衷心感谢张先生多年来为阿里巴巴集团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以及他面对过去数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对公司业务的影响时所展现出的非凡领导力”。

但到了9月10日这一天,张勇一并卸任了阿里云董事长、CEO的职位,仅继续担任阿里合伙人,彻底离开阿里巴巴的业务一线。

随着阿里1+6+N全新业务集群基本成型,阿里“24年来最重要变革”正给公司带来全新变化。蔡崇信在全员信中写道:“我和吴泳铭,会和所有阿里人一起坚守我们的使命与愿景,一起迎接下一阶段的发展”。

信中,蔡崇信回顾了公司发展历程中几次管理层的有序传承,“四年前的今天,马老师把董事会主席的接力棒交给CEO逍遥子(张勇),开启了一家期望百年的企业传承体系的第一步。时隔四年,逍遥子把棒交到我和吴泳铭手里,继续延续阿里的传承体系”。

阿里巴巴也成为国内最先通过两轮管理层交接棒,完成传承体系建设的互联网科技企业。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制度化传承是公司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公司创新发展的力量来源,这一次交接棒不仅是管理职务的交接,更是一个制度的传承,相信新的管理班子能为公司带来新视野、新增量,带领阿里巴巴发现推动新技术,孵化更多创新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蔡崇信代表阿里集团用“成绩斐然”四个字,高度评价并感谢了张勇过去16年为公司的付出与贡献:张勇创造了双11这个家喻户晓的全球消费者狂欢节、带领天猫快速发展推动了品牌企业全面互联网化的大潮、带领团队让阿里顺利跨越到无线时代、带领集团在多个领域和全球进行布局。蔡崇信特别提到,四年前张勇接任集团董事会主席后,面临了抗击疫情、外部商业环境剧烈变化等众多挑战,他带领阿里稳住大盘,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公开资料显示,张勇在阿里巴巴CEO与董事会主席职务上分别经历8年与4年的任期。为感谢他对公司发展的巨大付出和卓越贡献,阿里向其颁发了阿里史上第一个“功勋阿里人”荣誉称号。

张勇于2019年9月出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并自2015年5月起担任集团首席执行官。他自2014年9月起一直担任集团董事会成员,同时是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制度的创始成员。他自2022年12月起兼任阿里云智能集团首席执行官,并于2023年5月起同时担任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

此前,张勇于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担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运营官。他自2007年8月加入本公司至2011年6月担任淘宝首席财务官。2008年8月至2011年6月,张勇兼任天猫总经理。在2011年6月天猫成为独立平台后,张勇出任天猫总裁。

而在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前,张勇于2005年9月至2007年8月担任当时于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在线游戏开发和运营商盛大互动娱乐有限公司的首席财务官。2002年至2005年,张勇担任上海普华永道审计和企业咨询部门资深经理。

在阿里16年,张勇亲自执掌阿里云的时间仅半年有余,去年12月,他开始兼任阿里云智能集团CEO。

1+6+N分拆后,8月10日,阿里公布了2024财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报告期内,阿里实现营收2341.57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为251.23亿元,同比增长4%,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106%至3.87亿元。从收入占比上来看,阿里云在阿里集团内占10.73%。

云计算服务赛道强敌环绕,华为云、腾讯云、百度云、天翼云等赛道玩家分食市场。根据Canalys统计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中,阿里云市场份额为34%,排名第一。不过,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36.7%,同比小幅下滑。与此同时,排名第二的华为云市场份额从去年一季度的18%上涨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20%。

张勇接手后,率先打响了云服务降价的“第一枪”。今年4月,阿里云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降价”,部分核心产品价格降幅达50%,全线降价15%-50%。彼时,张勇表示,降价有望持续降低用户使用成本,以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腾讯云等其他厂商也紧随其后,走起了“以价换量”的路线。

同时,张勇反手打出了第二张牌,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面向AI时代,所有产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新升级。”张勇此前表示。

不过,近期包括百度“文心一言”、百川智能“百川”在内的多款国产大模型产品已经获批,面向用户开放服务,阿里云的通义千问未在首批名单内,但其表示,目前已完成项目备案工作,仍在等待正式上线。

接手阿里云的吴泳铭是阿里的元老级人物,十八罗汉之一,与马云一同创业起家。外界对其最初的认知是技术管家,他曾经负责淘宝、支付宝等多个产品背后的技术支持。

但在技术之外,吴泳铭还一手推动了阿里的无线化进程,坚持推进手机淘宝等一系列移动端产品的诞生。吴泳铭在投资方面也颇有眼光,在内部,他主导了高德地图、UC的投资并购事宜。在外部,他转投VC界,创立元璟资本。元璟资本专注硬核科技、工业智造、产业数智化等领域的投资,被投项目包括理想汽车、涂鸦智能、Rokid等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玩家。

在亚运会火炬传递仪式上,张勇最后一次公开谈起阿里云的未来发展。

“我想我们还是做好两句话:一是让算力更普惠,因为计算数据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但数字经济的支撑是要做好计算,有算力才能把数据发挥出来;二是让AI更普及,尤其现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起来后,大家都对AI高度关注,怎么样让AI更普及,并惠及各行各业,是我们专注要做的。”

本文为观潮新消费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观潮新消费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可发邮件至editor@tidesight.com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注明来源观潮新消费(微信公众号ID:TideSight)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观潮新消费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