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派健康三度提交招股书
观潮新消费获悉,思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思派健康)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摩根士丹利和海通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在此之前,公司曾于2021年8月份和2022年2月份两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但均因未能在招股书六个月有效期内通过聆讯而折戟。
对于此次募资用途,公司指出,此次IPO募资拟用于业务扩充,包括扩充特药药房、扩充医生研究协助业务、扩充健康保险服务业务。另外,部分资金预期用于技术研发及提升公司的技术基础设施。
公开资料显示,思派健康成立于2014年,布局特药药房、医生研究协助以及健康保险服务三条业务线。思派健康致力于打通医院、患者、企业、保险公司之间的服务闭环,构建健康管理联合平台,且目前基本完成了全国主要城市覆盖和庞大的医疗、客户资源聚集。
财务数据方面,2019年至2021年及截至2022年6月30日,思派健康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39亿元、26.99亿元、34.74亿元及18.88亿元。其中,特药药房业务贡献较多的营业收入,上述报告期内,该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64亿元、24.82亿元、31.36亿元及16.46亿元。
具体业务方面来看,截至2022年6月30日,思派健康在中国内地除西藏和青海以外的所有省级行政区经营103家特药药房,其中76家特药药房为社会医疗保险的指定药房,占所有特药药房的74%。
值得注意的是,在健康保险服务业务方面,截至2022年6月30日,思派健康与59家保险公司合作,业务网络覆盖国内150多个城市的1200多家三甲医院、55000名医生和500家体检机构。公司为约2390万名个人会员和876名企业客户提供服务。
目前来看,虽然公司近年来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并未实现盈利。2019年至2021年及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分别亏损5.96亿元、10.42亿元、37.49亿元以及3.46亿元。
思派健康方面表示,公司预期通过收入扩张,以及改善运营效率等,预计在未来的三年到五年内实现盈利。
自2015年8月份至2021年6月份,6年时间内,公司共计完成了8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F-PrimeCapital、斯道资本、时代资本、平安创投、IDG资本、中电中金、盛鼎资本、双湖资本、光远资本、五源资本等,累计融资5.74亿美元。招股书显示,目前腾讯持有思派健康股权达到28.21%。